購買雜誌
設計單位
認識更多創作界的菁英名字
超級影院
輯錄段段新鮮動畫影像,全天候播放
本月之選
緊貼最新最有趣的國際創意資訊
設計商品
蒐集由全球各地銷售的設計商品
刊物收藏
一個刊物收藏項目
時裝設計
時裝行業的最新趨勢和發布
室內設計
當形式遵循功能
活動預告
匯集不可錯過的活動及展覽
教育資訊
全球設計教育界的新聞資訊
地方指南
為創意人而設的線上指南
治愈世界
用創意治癒世界
高峰會
雲集世界各地設計大師
創意世界
全面的創意城市指南
圖片庫
為所有人而設的特選圖片庫
旗艦店
為設計師提供更廣泛的創意資源
快訊訂閱
每月公佈,完全免費!
查詢中心
聯絡我們
銷售點
常見問題
語言
中文版
English
雜誌
設計
動畫設計
產品設計
出版設計
時裝設計
室內設計
發掘
創作單位
活動預告
本月之選
教育資訊
地方指南
治愈世界
高峰會
援助
創意世界
圖片庫
快訊訂閱
商店
協成設計有限公司 —《IdN》雜誌出版社
雜誌有售
English Edition
Tweet
IdN v23n6:圖案設計 — 重複下看到永恆不滅之美
圖案設計往往最常被低估及遭到很不公平的忽視:你只需要選好顏色、形狀、形式和尺寸等元素,很好地結合起來,然後將這一組合無止境地重複下去,不就是圖案嗎?這是外行人對圖案設計的普遍誤解。事實上,圖案創作可能很簡單,也可能很複雜,全看你選擇怎麼設計。而這正是幾乎每位設計師在其職業生涯中都需要尋求過幫助的地方。
所以,有如規則一般,所有應用於設計上都與令人難忘的圖案創作有所關連;圖案應該具有敘述功能…… 並且符合客戶的設計需求 – 銷售產品、推廣品牌、宣傳活動,諸如此類 – 儘量做到簡明扼要、影響深遠,沒有比這種要求更貼切的了。簡潔性一如既往是最難以實現的目標。還有什麼圖案設計理念比只用兩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更簡單呢?然而,真正成功的設計其背後理念可能要花上數個小時、數天、數周,甚至數月才能想出來。
設計單位:
A-2-O Studio | Álvaro Peñalta | Anagrama | Asketic | Aoshuang Wang | Boglárka Nádi | BrightHead Studio | Brownfox Studio | Burak Beceren | byHAUS | Camille Charbonneau | Charlotte Fosdike | Chen YuChen | Claire Hartley | Collettivo Mare | Darren Booth | Díaz-Faes | Don’t Try Studio | Dora Balla | Enisaurus | Eve Warren/Thomas Squire | Ewelina Gąska | Gabriel M. Ramos | Goran Babic (Bresign Creative Agency) | Harley Johnston Design | Irradié | Jamie Alloy | Jonathan Calugi (Happy Lovers Town) | Jonathan Petersen | Karan Singh | Kate Prior | Ken Lo (BLOW) | KittoKatsu | Koivo | Lee Zie Wen | MAAN Design Studio | Marta Veludo | Masaomi Fujita (Tegusu Inc.) | Maser | Masha Knop | Miguel Bustos | Murmure | MUTI | Natalia Berezina (Natimade) | OFFICEMILANO | One Darnley Road | Redouane Lahloul (IllustRed) | Rubio & del Amo | Sebastian Onufszak | Silvia Portella | Sonja Köhler | Svetlana Postikova (Type and Graphics Lab) | Tamer Koseli | Triangle-Studio | UnderConsideration | Vasare Nar | Work in Progress Collective | Yukai Du
明細:
160p + 8p cover
160mm (w) x 230mm (h)
4 varying paper stocks
4C process + matt lamination + fluorescent
ISSN(國際英文版):1029 4805
ISSN(繁體中文版):1029 4813
重複下看到永恆不滅之美
除了說故事和文脈方面,優秀圖案設計給人的總體印象可能會具有深刻的心理效應。其本身特有的重複行為可能很治癒、令人放鬆,把觀眾帶入一個近乎被催眠的狀態。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它也可能激發人的興趣,甚至會帶來困擾,能馬上將人們的目光引入無數個方向,就像在空中俯瞰迷宮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但是,讓我們再回到起點:無論是否作為標識,或者是環境、招牌、網站或包裝設計,圖案很少會隨機設計的,它的製作往往都是有其目的的。而且,在判斷設計成果是否成功的時候必須始終牢記這一點。
圖案製作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多不勝數:例如,如何最合宜地將這些角落組合起來,從而使它們與重複的圖形天衣無縫地相連?這個問題,以及其他許多問題都將在隨後對大批創意藝術家的報導中一一提及,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設計專家,也有業界新人,他們都在職業生涯中努力克服了這些難題。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圖案設計師也有可能從他們的評論中學得一二,而佔據本期諸多頁面的這些圖案設計作品,其全面程度也是在往期雜誌中從未有過的 –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當之無愧的靈感源泉。
贊助文章
熱門文章